长孙嵩
長孫嵩 | |
---|---|
出生 | 358年 代國 |
逝世 | 437年 北魏 |
职业 | 北魏官員 |
长孙嵩(358年-437年3月4日),本姓拔拔[1],十六國時代國及北魏初年重要官員。長孫嵩在代王拓跋什翼犍在位時任南部大人,後為北魏開國功臣,並歷仕道武、明元及太武三朝,官至太尉、柱國大將軍。
目录
1 生平
2 家庭
2.1 夫人
2.2 子孫
2.2.1 子
2.2.2 孫
2.2.3 曾孙
2.2.4 玄孙
3 参见
4 註釋
5 參考書目
生平
父长孙仁於拓跋什翼犍时官至拓跋氏鲜卑南部大人。长孙嵩十四歲時,宽雅有气度,替其父统軍。376年,前秦滅代國,分代國諸部讓鐵弗部劉衞辰及獨狐部劉庫仁統轄,長孫嵩就率部眾歸附劉庫仁。385年,劉庫仁子劉顯殺首領劉頭眷自立,長孫嵩率部叛歸仲翼犍孫拓跋珪。登國元年(386年),拓跋珪於牛川即位為代王,以長孫嵩為南部大人。
登國六年(391年)長孫嵩隨拓跋珪攻柔然,並斬殺柔然別部帥屋擊。皇始元年(396年),拓跋珪進攻後燕,長孫嵩亦有隨軍,並獲授安南將軍、冀州刺史,封鉅鹿公。皇始三年(398年)四月,拓跋珪以長孫嵩為侍中、司徒、相州刺史。後又改封南平公。
永興元年(409年),魏明元帝拓跋嗣即位,長孫嵩与山阳侯奚斤、北新侯安同、白马侯崔宏等八人坐止車門右,共聽朝政,被當時人称為“八公”。次年正月,長孫嵩奉命北伐柔然,至五月從大漠南歸時遭柔然圍攻於牛川,拓跋嗣遂北伐支援,逼柔然撤退。
泰常二年(417年),東晉劉裕北伐後秦,循黃河西上入關,並遺使向北魏借水道之便。拓跋嗣擔心劉裕外稱伐秦,實以伐魏,命長孫嵩督山東諸軍事以塞劉裕東道,壓逼晉軍,亦派娥淸等人屯駐黃河北岸防備。時晉軍西進,魏軍亦派數千緣河緊隨,若有船艦漂至北岸就會遭到北岸魏軍攻擊。劉裕於是派丁旿及朱超石渡河至北岸阻擊魏軍,長孫嵩時亦派三萬騎助戰,但不能抵抗晉軍,被逼退還畔城。及後拓跋嗣又命長孫嵩、叔孫建各選精兵,待劉裕西進深入後進攻彭城、沛郡。同年,劉裕滅秦,原自晉降秦的司馬休之、韓延之、刁雍及王慧龍等人皆向長孫嵩投降,以歸北魏。至十月,拓跋嗣亦召長孫嵩班師。
泰常八年(423年),拓跋嗣患病,慮及後事,於是問長孫嵩有關儲君人選,長孫嵩推薦嫡子拓跋燾[2]。拓跋燾亦得崔浩推薦,拓跋嗣於是正式立其為皇太子,並臨朝監國,又任命長孫嵩為左輔。同年年末,拓跋嗣去世,拓跋燾繼位,進長孫嵩爵北平王,司州中正。始光二年(425年),長孫嵩轉任太尉。
拓跋燾曾問眾臣應先討伐夏國還是柔然,長孫嵩與長孫翰及奚斤等認為柔然才是大患,進攻不論如何都能充實國家資源,勝過攻破夏國這種小國,不過崔浩則持相反意見[3];劉潔、安原則請先攻北燕。因最終沒有共識,拓跋燾唯有西巡。同年夏帝赫連勃勃逝世,不久以前又發生過諸子因儲君之爭而兵戎相見的事,令國人不安。拓跋燾聞訊即打算趁機攻擊。長孫嵩則慮及若果夏人堅守城池阻擋魏軍,只會給機會柔然乘虛而入,十分危險。但其時崔浩及道士寇謙之等人都贊成,長孫嵩堅持但不能改變拓跋燾心意,反令其大怒,指責他為官時貪污,更命武士強按著他的頭作叩頭以作羞辱,隨後就於始光三年(426年)十一月進攻夏國。
此事以後,拓跋燾每當出征,長孫嵩都會留守京師。後加柱國大將軍。太延三年正月戊子日(437年3月4日)[4]去世,享年八十岁,谥宣。北魏孝文帝年间,配飨庙庭。
家庭
夫人
- 燕国段氏,后燕使持节、征南大将军、青冀二州刺史段干之女
子孫
子
长孙颓,袭北平王爵,加侍中、征南大将军,一度被黜为戍卒,后复爵,谥安王。
长孙寿,鲜卑名敕斤陵,又名长孙陵,北魏献文帝时外都坐大官、左光禄大夫、征东大将军、东阳、仇池镇都大将、青州刺史、蜀郡公,薨谥曰莊王。
孫
长孙敦,字孝友,颓之子,北镇都将,因贪赃,降为北平公,孝文帝时念其祖勋复其王爵,谥简王。
长孙苌生,寿之子。
長孫地汾,安東將軍、臨川公。
曾孙
长孙道,字念僧,敦之子,袭北平王爵。后随例降为北平公,官左卫将军。谥慎。
長孫酌,地汾之子,恒州刺史。
玄孙
长孙悦,道之子,袭北平公爵。建义初,复北平王爵,寻又降为公爵,位光禄少卿。卒,赠司空。
長孫戫,酌之子,員外散騎侍郎,早卒。子長孫儉。
参见
- 河南长孙氏
註釋
^ 中華書局《魏書·官氏志》:「次兄為拓跋氏,後改為長孫氏。」校勘記寫:「《魏書官氏志疏證》據《古今姓氏書辯證·卷三七》、 資治通鑑·卷一一九》云:『拓跋氏當作拔拔氏。』《北朝胡姓考》引元宏《弔比干碑陰題名》有拔拔臻,證此拓跋為拔拔之訛。」
^ 《魏書·長孫嵩傳》:「嵩曰:『立長則順,以德則人服。今長皇子賢而世嫡,天所命也,請立。』」
^ 《魏書·長孫嵩傳》:「嵩與平陽王長孫翰、司空奚斤曰:『赫連土居,未能為患。蠕蠕世為邊害,宜先討大檀。及則收其畜產,足以富國;不及則校獵陰山,多殺禽獸,皮肉筋角以充軍實,亦愈於破一小國。』太常崔浩曰:『大檀遷徙鳥逝,疾追則不足經久,大眾則不能及之。赫連屈丐,土宇不過千里,其刑政殘虐,人神所棄,宜先討之。』」
^ 臺灣中央研究院資訊服務處兩千年中西曆轉換
參考書目
- 《北史·卷二十二》
- 《魏書·長孫嵩傳》
- 《資治通鑑》卷一零六至一二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