谥号














諡號
中文名稱

















繁體 諡號
简体 谥号
注音符號 ㄕˋ ㄏㄠˋ
漢語拼音 shì hào
日文名稱













日文汉字 諡号 ‧ 贈り名
假名 しごう ‧ おくりな
羅馬字 shigō ‧ Okurina
韓文名稱

















谚文 시호
韩文汉字 諡號
文观部式 siho
馬賴式 siho
越南文名稱 (?)









國語字 thụy hiệu
漢喃文 .mw-parser-output .han-nom{font-family:"Nom Na Tong","Han-Nom Gothic","HAN NOM A","HAN NOM B","Ming-Lt-HKSCS-UNI-H","Ming-Lt-HKSCS-ExtB","FZKaiT-Extended","FZKaiT-Extended(SIP)","FZKaiS-Extended","FZKaiS-Extended(SIP)","Sun-ExtA","Sun-ExtB","MingLiU","MingLiU-ExtB","MingLiU_HKSCS","MingLiU_HKSCS-ExtB","SimSun","SimSun-ExtB",sans-serif}
諡號

諡號「諡」,拼音:shì,注音:ㄕˋ,中古擬音:.mw-parser-output .IPA{font-family:"Charis SIL","Doulos SIL","Linux Libertine","Segoe UI","Lucida Sans Unicode","Code2000","Gentium","Gentium Alternative","TITUS Cyberbit Basic","Arial Unicode MS","IPAPANNEW","Chrysanthi Unicode","GentiumAlt","Bitstream Vera","Bitstream Cyberbit","Hiragino Kaku Gothic Pro","Lucida Grande",sans-serif;text-decoration:none!important}.mw-parser-output .IPA a:link,.mw-parser-output .IPA a:visited{text-decoration:none!important}
zsjiih
)為東亞地區古代君主、諸侯、大臣、后妃等權貴死後,依其生平功過與品德修養,另起稱號,以名寓評,是為諡號。有此風俗的地區包括中國、朝鮮、越南、日本,但也有例外:春秋戰國時的吳國、越國及秦朝君主不用諡號。


根據西周時期青銅器銘文的考古研究,此風俗約於周穆王前後普及。謚號通常用於尊稱古代帝王、大臣、學者和貴族;有些名人的諡號由於久經使用,幾乎成為他們的別名,如曾文正(曾國藩)、岳武穆(岳飛)、陶靖節(陶淵明)等。


帝王的諡號一般是由禮官議定,再經繼位的帝王認可後予以宣佈,臣下的諡號則由朝廷賜予。後期,賜諡權由皇帝包攬,取決於「聖裁」。謚號、諡號二詞古文通用。據臺灣著名家譜學家廖慶六認為,在繁體中文使用上,「謚」為一般道士作法事時的隨口表揚,「諡」則為政府機關的榮賜褒揚。[1]




目录






  • 1 諡法由來


    • 1.1 當代研究


    • 1.2 傳統說法




  • 2 种类


  • 3 规则


  • 4 参考文献


  • 5 外部連結


  • 6 参见





諡法由來



當代研究


目前對於是諡法的理解,多仰賴於《逸周書·諡法解》的整理,但郭沫若在1932年出版的《金文丛考》中提出质疑。他认为《逸周书》是战国时代的伪书,搜集前代君王的名号,穿凿附会弄出了谥法,造成了许多谥号有多种解释。王國維早於郭沬若撰文硏究諡法之起,它們將諡法之興分別訂於不同時期。王氏認爲諡法起於宗周共懿諸王以後〈參見王國維《觀堂集林·通敦跋》〉;郭氏則認爲諡法當起於戰國之時〈參郭沫若《金文叢考·諡法之起源》〉[2]。王國維更据適簋铭文称穆王,献侯鼎铭文称成王[3]等,认为周初诸王如文、武、成、康、昭、穆皆生时称号而非死后之谥[4]


文、武諡號的排列順序,在後世也產生部分重複情況。由於周文王和周武王開的先例,一個朝代的第一個及第二個國君常使用文武諡號。如魏武帝、魏文帝、晉文帝、晉武帝,隋文帝,唐高祖(初諡太武皇帝),唐太宗(初諡文帝)。文諡號的褒義通常在武之上。



傳統說法


依《逸周書·諡法解》對立諡制度的起源的解釋,是周中期周公旦和太公望所制諡,用以如實反映逝者的生前事跡與功勞[5]。後世諡號之制定遂以諡法為綱。但《逸周書·諡法解》是「蒐羅西周至戰國中期的謚號使用、又將謚字的解釋進行了系統性的歸納,另外還創造出新擬的謚字與謚解。〈謚法解〉的出現使此後的謚法提供了理論的根據。」[6]


秦始皇統一中國後,因「諡號」的定奪將形成「子議父、臣議君」的局面,故而廢除諡法[7],改而自稱為始皇帝,後世按數字順序稱二世皇帝、三世皇帝……萬世皇帝等[8]。漢代時期諡法又告恢復,至清末止。


後世由於部分諡字在應用上產生變化,固有部分諡法書有其他的諡法解釋,如宋代蘇洵所著的嘉祐諡法,部分解釋了宋代的賜諡標準。



种类


諡法初起時,只有「美諡」、「平諡」,沒有「惡諡」。善、惡「諡號」則源自西周共和以後,即周厲王因為暴政「防民之口甚於防川」等被諡為「厲」,另外還有「私諡」。諡號的選定根據諡法,諡法規定了一些具有固定涵義的字,供確定諡號時選擇。有些谥号本身的意思并不坏,但被用某个皇帝身上後,意思就改变了,例如惠,晋惠帝以后,就沒什麼皇帝用这个谥号了。还有恭,如晋恭帝、西魏帝、隋恭帝、后周帝、倒是成了亡国之君的惯用谥号。單一字意不好的諡號,與其他文字並用則無貶義,如唐朝名臣狄仁傑即諡文惠,晉名臣王導諡文獻。這些字大致分為下列幾類:



  • 上諡,表揚類的諡號,如:「文」表示具有「經緯天地」的才能或「道德博厚」、「勤學好問」的品德;「武」為有開創局面、闢疆拓土等偉業才能配享此號;「壯」、「剛」則為生前戰功彪炳的武將屬之。傳統上以文、武兩字為最高讚譽。

  • 中諡,多為同情類的諡號,如:博昌愍侯夏侯淵的「愍」表示「在國遭憂」,「在國逢難」;蜀漢懷帝劉禪的「懷」表示「慈仁短折」。

  • 下諡,即批評類的諡號,如:隋帝隋煬帝的「煬」表示「好內遠禮」,周厲王的「厲」表示「暴慢無親」或不吉利,魯荒王朱檀的「荒」表示「好樂怠政」、「外內從亂」、晉幽公的「幽」表示「壅遏不通」、漢靈帝的「靈」表示「亂而不損」。

  • 私諡,這是有名望的學者、士大夫死後由其親戚、門生、故吏為之議定的諡號,如陶淵明被親友私諡「靖節先生」,王通被門生私諡「文中子」;「私諡」始於周末,到漢朝才盛行起來。



规则


先秦時的諡號以用一個字為常,也有用兩三個字的。用一個字的如:秦穆公、晉文公;用兩三個字的如魏安釐王、魏文惠王、趙孝成王、衛睿聖武公等。


漢代時期恢復諡法,而且這一時期諡法制度也日趨嚴密,朝廷正式設立「大鴻臚」一職,管理王公列侯的諡法。漢代以後,諡號大多為兩個漢字:漢文帝劉恆「諡號」全名為孝文皇帝,蕭何諡為文終侯。不過在魏晉南北朝時期,諡號仍然是以一字諡為主,如吳質諡醜侯,劉禪諡思公,孫登諡宣太子,賈充諡武公,蕭子顯諡驕子。


唐宋時期為諡法發展時期。諡法一方面成為封建帝王尊大諡以滿足其虛榮心的工具,同時也成為駕馭群臣的褒貶手段。從女皇帝武則天開始,打破了皇帝一、二、三字諡號的舊例,她作為皇太后臨朝稱制時追諡唐高宗為「天皇大帝」,達三字。武則天稱帝後,又開皇帝追尊四代祖宗的先例,更開創了皇帝生前疊加諛詞上尊號溢美的先例,有的帝王活著的時候可以被奉上好幾次尊號。如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(739年)受尊號為「開元聖文神武皇帝」。尊號的累加也影響了諡號的累加,自唐高宗以後,大多數皇帝的諡號都在四個字以上。


皇后之「尊號」即「徽號」。如清代同治皇帝尊自己的生母那拉氏為「聖母皇太后」,上徽號為「慈禧」。徽號也可每逢慶典累加,那拉氏的徽號最後積有「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」多達16個字,而她的諡號為「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后」23字諡(見慈禧條)。宋代皇帝諡號比唐時更加諡美,而且也開後代予大臣諡二字的定例。值得一提的是,宋太祖趙匡胤實行重文抑武與民休息,因此宋代大臣諡號多以「文」字為榮,終宋之世,諡號為「文」者達一百四十多人,為「武」者僅二十人。惟武臣因多封公侯,諡號之極為「忠」,如蜀漢諸葛亮、唐郭子儀、尉遲敬德諡號「忠武」,宋初名將狄青原議諡「忠武」,後因故改為較低等的「武襄」,北宋楊業、南宋韓世忠、岳飛(宋理宗加諡),明初名將如常遇春、靖難首功武臣張玉,清代名將楊遇春等諡號皆「忠武」,故有時不能以諡號文武比例論斷。


明清時期,諡法內容基本固定下來。首先是各層級人員的諡號字數固定下來。




  • 明代皇帝諡字為17字或21字(明太祖),親王1字,郡王2字,大臣2字,例如明成祖的諡號為:啟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

  • 文臣諡號之極為「文貞」如魏徵、楊士奇及康熙帝師陳廷敬等曾獲此諡號,多半為太師的諡號,後避宋仁宗趙禎諱,宋代將文臣最高的諡號改為文正,明代以後恢復「文貞」諡號。


  • 清代皇帝諡21字(從順治到光緒帝)或25字(努爾哈赤),和碩親王1字,大臣2字,例如咸豐帝的諡號為:協天翊運執中垂謨懋德振武聖孝淵恭端仁寬敏莊儉顯皇帝;恭親王奕訢的諡號為:


清代大臣的諡號規定:一品大臣過世,按例請皇帝決定是否授諡。一品以下官員除非特旨,例不授諡。得諡號者只有曾入翰林,或獲授大學士者才用“文”字。而“文”字的两字諡中,又以“文正”最為難得;只能出自特旨,不能由群臣擅議;清朝二百多年只得八人獲諡「文正」(如曾國藩)。文正以下的諡號則有:文忠(如李鴻章),清朝只有約十人得此諡號;再之下者有“文襄”(只限文臣而有军功者,如左宗棠)、文恭、文成等等。




参考文献





  1. ^ 邱煇塘,中央圖書館:〈《全臺詩》之大醇小疵〉[永久失效連結]


  2. ^ 林天人編,《戰後臺灣的歷史學硏究, 1945-2000: 第二冊:先秦史》 ,台北: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,2004年6月1日初版,第162頁


  3. ^ 《献侯鼎》,其铭文云: "唯成王大華,在宗周,赏献侯嚣贝,用作丁侯陴彝" ,指出在成王生时已称"成王"。


  4. ^ 轉引自: 彭裕商,《西周青铜器年代综合研究》,成都:巴蜀书社,2003年初版,頁45。


  5. ^ 《逸周書·諡法解》:周公旦,大師望相嗣王發。既賦憲受臚於牧之野。將葬。乃製作諡。諡者。行之跡也。


  6. ^ 蔡雅雯,《逸周書•謚法解》研究,台南: 國立臺南大學語文教育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,1994年。


  7. ^ 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》:朕聞太古有號毋謚,中古有號,死而以行為謐。如此,則子議父,臣議君也,甚無謂,朕弗取焉。自今已來,除謚法。


  8. ^ 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》:朕為始皇帝。後世以計數,二世三世至於萬世,傳之無窮。




外部連結



维基文库标志


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:
謚法



  • 國學網站提供的《逸周書·諡法解第五十四》


参见




  • 庙号

  • 同諡號廟號列表

  • 三國得諡者列表

  • 明朝諡號列表

  • 宣統朝得諡人物表






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

Dragon Quest

AM broadcasting

Metroi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