兄
兄,漢語口語多稱哥或哥哥,是對父或母所生而比自己年齡大的男性血親稱呼,有時泛指一切男性同辈兄长(如堂兄弟、表兄弟),为了谦虚也称所有男性同辈为「兄」[1](事实上年龄可能比自己小,如「謝兄」、「周兄」等)。由于男性兄长具有的权威,引申出领导者含义,大哥,老大,大佬,在民间普遍使用。当父亲死亡或失势的时候,有长兄为父的习俗。
目录
1 「哥」词源
2 家庭角色
3 其他
3.1 现代变异
4 相關條目
5 附註
「哥」词源
哥在汉语中本来是“歌”(唱歌)的本字,而从甲骨文起“兄”便是表示现在的“哥”义。在东汉前尚未见“歌”字。
“哥”字不作“歌”是从唐朝开始的。《旧唐书·王(土局)传》“玄宗泣曰:‘四哥孝仁……’”,四哥是指玄宗之父睿宗。玄宗的儿李琰也称其父为“三哥”。玄宗称李宪(睿宗长子)为大哥,又是以“哥”称兄。而《淳化阁帖》中唐太宗居然对其儿子李治自称“哥哥敕”,这又是以“哥”作为父亲的自称。同时代的白居易在《祭浮梁大兄文》中也出现了以“哥”称兄。由此可见当时“哥”可以兼指父兄。有意思的是,这种用法至今在晋语并州片的平遥、文水等地方言中还存在(读音略有区别)。
南北朝、唐是民族大杂居时期,北方民族的一些习俗称谓也潜入汉语。过去北方民族与汉族交战,并未进入中原与汉族混合生活,惟有北魏鲜卑族是第一次,而且历时较久,拓跋政权前后共165年。
鲜卑语中有“阿干”一词,父与兄鲜卑语都可以用“阿干”相称。现在的哈萨克语比较接近古突厥语,在面称时,哈萨克语 agha一词既可称父也可称兄,与鲜卑一致。在突厥语族甚至阿尔泰语系中称兄都是同一系列的语言形式:agha(a)、aka(a)、aqa(a),其中鼻尾是不稳定的。如蒙古语akan, axan, ax、满语age、维吾尔语aka[2]。由此可以推测,在北魏时这种称呼已经渗入汉族,经过一段时间的融合,变为汉语中活生生的词,“哥”在后世已经汉化,成为完全汉语化的根词形式。
对于“哥”兼指父兄,有学者指出这可能和游牧民族的婚姻制度有关。他们的传统是,父死则妻其后母,兄死则妻其嫂,草原文化中的长幼观念和中原也不太一样。中原传统对此一直难以接受,一概归之以“乱伦”。
“哥”现在已是最普通的兄称,“兄”反居其次,只有朝鮮語還保留以“兄”作主要的稱謂。当然“兄”和“哥”也是各有分配的,“兄”比较书面化,“哥”,“哥哥”以及“阿哥”则比较口语化。民间仍普遍有「老兄」的稱呼。
家庭角色
兄長,特别是长子,在中国传统家庭中担任特殊角色。
- 年长的哥哥往往较早担任家务和其他体力劳动,并对其他弟弟、妹妹起着保护和模范作用。
- 哥哥在家庭中往往扮演者半个家长角色,在弟、妹中具有一定的权威。在特殊的时候担任起整个家庭的重担,继承父亲的角色。
- 哥哥往往比弟弟更有可能性继承父亲权利、地位、职业。
- 父母对哥哥要求比较严格,寄以厚望,希望有一天他能够承担家庭重任。哥哥一般较老成、稳重,服从父母的权威,容易和长辈沟通,也面临更大的压力。哥哥比弟弟一般较少反叛和创新。
- 和第一点相反,哥哥有可能较多的受到父母关爱和保护,甚至不劳而获,利用哥哥的权威来维护自己的地位。历史上不思进取被废掉的太子大多属于这种情形。在广为流传的民间传说牛郎的故事中也有体现。[來源請求]
其他
- 由嫡亲哥哥、到表哥、堂哥之类亲戚不胜枚举。
阿哥(ā ge),是某些汉语方言区(吳、闽、客家、廣東等)对兄长称谓,「阿」是昵称前缀。但閩南語亦常用「阿兄」;阿哥也可以作为一般称呼。
大哥,不少民间团体特别是黑社会对其领导者的称呼。
大哥哥,小孩稱呼陌生少年少年男子。
太平天國以耶稣为天兄,称大哥,在定都天京后禁止任何人称大哥,犯禁者斩首不留。
现代变异
哥,中國大陸網路用語,用哥來自稱或稱其他男性,使用時單稱一字“哥”。「哥」也常被使用於韓國文化中,作為稱呼年長男性(多見女性稱呼男性)的贅詞。
哥哥(gorgor),歌迷影迷对张国荣的尊称。
哥哥,哥,在某些情况下指男同性戀。这只在很小的范围使用,尚未影响到“哥哥”本身的含义。
葛格,哥哥的音變,台灣常見網路用語。也被男同志借用來普遍使用,參見:同性戀
大佬,見於粵語使用區,佬是對成年男性的稱呼,並無貶義。大佬用作黑社会对其领导者的称呼。
大老,台湾常用政党术语,指党内派系主要人物。也可指黑社会领导者。
相關條目
- 平輩
弟、姊、妹
- 兄貴
- 大哥大
- 老大哥
附註
^ 如元好問詩《寄欽止李兄》
^ 有漢譯作“阿卡”,見阿凡提的故事。